微信 | 微博 | 抖音

当前位置: 首页> 新闻中心 > 法院新闻

司法锦囊“抓前端、治未病”|司法建议为物业服务开“良方”

时间: 2024-05-10 16:01 来源: 老河口法院


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涉诉金额虽小,却关系居民幸福生活“大民生”。

2023年9月,老河口法院根据审理物业服务合同案件的特点,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出河法建〔2023〕11号司法建议,并附物业纠纷审判白皮书。

该司法建议针对物业纠纷案件进行专项调研分析,对老河口市各涉诉小区物业服务争议焦点进行列表式梳理,深度剖析物业纠纷产生的原因,分析物业服务纠纷反映的突出问题,并提出化解物业服务纠纷的建议。

“一是导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和‘红黑榜’机制,激发物业行业‘鲶鱼效应’;二是规范业委会履职尽责,发挥业主委员会和业主‘主体作用’;三是构建物业纠纷‘多元化解’机制,共同实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。”

——来自《司法建议》

每一个司法案件都是映射社会的一面镜子,牵动着人民群众感知社会治理效能的“末梢神经”,尤其是案件数量逐年攀升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,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。

“收到司法建议后,我局高度重视,迅速谋划整改,导入第三方评估机制,加强行业管理。”

“今年第一季度开始,在市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发布老河口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项目‘红黑榜’,深化对全市物业服务小区的监督管理,至今已发布两期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”市住建局物业工作人员说道。

如何有效化解物业纠纷

“消未起之患、治未病之疾”

让更多的法治力量在引导和疏导端用力

把矛盾化解在诉前?

老河口法院给出了答案

老河口法院发布审判白皮书,以审判视角对化解物业服务纠纷提出意见建议,推动司法建议落实。白皮书除了发送给相关行政机关,还报送给市政府、市委政法委,从而打通司法建议落地的“肠梗阻”。

该院注重协调联动,在市委政法委的领导下,与市公安局、住建局、司法局联合出台《关于建立健全物业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方案》(下称《多元化解机制实施方案》),统一意见、凝聚共识,最大限度整合物业纠纷化解力量。

该院党组书记、院长程文辉带队向党委政府报告物业纠纷化解机制,坚持“府院联动”,与住建局、街道办等职能部门共商物业服务诉源治理路径。

立案庭、执行局联合召开物业纠纷协调会,通报物业纠纷案件办理情况,听取物业服务企业及社区负责人对物业服务、社区治理的意见,就如何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进行交流探讨,齐心协力让物业纠纷消于未起。

 

该院强调效果导向,落实《多元化解机制实施方案》,由具有丰富物业纠纷审理经验的退休法官组成调解团队,经当事人同意后,对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先行调解,并安排专人开展一站式诉调对接工作,双向引导、理性协商、共同调处,促使大量纠纷在立案前得到有效化解。

同时,以示范裁判为引领,让同住小区群众对裁判结果“心中有底”,按照“以点带面、整体化解”的思路,实现审理一案、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。

“小物业”事关“大民生”。老河口法院正在以能动司法的“硬功夫”,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宗旨,持续推进物业纠纷源头治理、高效化解,助力营造和谐、舒适、优美的安居环境,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